close

小小巧手變廢為寶 蠣殼美工大開眼界

浙江在線寧波8月17日訊(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陶悅清 通訊員 王小飛)寧海縣西店鎮位於象山港縱深處,這裡島嶼羅列、港叉縱橫,形成瞭許多風平浪靜的海灣。每逢冬季牡蠣正當時,灘塗上灰白的牡蠣殼堆成一座座小小的 山坡 ,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

西店鎮樟樹小學三(1)班的吳蕊是個來自四川雅安的外來娃,在這之前,她從沒見過西店的灘塗美景,可如今,她的小手已創作出不少蠣殼作品,連當地人見到也豎拇指稱奇。

和小蕊一樣,40菜梯保養0多名在樟樹小學上課的孩子們,全部是來甬打工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。陌生又新奇的牡蠣,讓他們在第二故鄉找到瞭興趣點。


蠣殼是頂好的 畫紙 ,讓孩子腦洞大開

樟樹小學是寧海縣西店鎮一所外來務工子弟學校。很快就要開學瞭,這幾天,潘淵迪老師與幾位老師認真整理著學校 拾海美術室 裡的上百件牡蠣殼作品。台中菜梯

這是兩年以來,學校400多個孩子一同創造的手工傑作。在他們的小手上,本被丟棄的蠣殼成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藝術品 蠣殼內潔白光滑的一面是頂好的 畫紙 ,在上面塗塗畫畫,添抹水彩,別具風味;蠣殼的形狀像花瓣,一片、二片、三片地粘連起來,就成瞭一朵盛放的鮮花;公雞、貓頭鷹、穿 蠣殼裙 的少女 幾個創意拼接,看得人腦洞大開。

小小牡蠣殼怎能玩出這麼多的花樣經?

潘淵迪老師說: 實際上, 礪殼美工 是我們學校挖掘的本土化美術實踐活動。


原來,學校所在的西店鎮有20多個牡礪養殖場,海灘上廢棄的牡礪殼隨處可見。早在2013年,學校就開始探索一門具有本土特色的興趣班, 何不把孩子們拿在手裡把玩的蠣殼變廢為寶?這是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啊!

經過一年多準備,從2014年9月新學期開始,全校進行瞭 礪殼美工 主題活動的研究與實踐,每個星期,每個班級的每個學生,都有一堂 礪殼美工 課。

孩子們找到蠣殼的特點,創作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作品

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美術基礎和特點,我們還設計瞭有層次、有針對性的主題系列活動。低年級的同學主要在蠣殼上添加繪畫,譬如人物、花卉、人物,高年級的學生能力更強,就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出更為精美的蠣殼藝術作品。

樟樹小學校長胡雲齊昨天告訴記者,因為一個小小貝殼,孩子們如今的審美能力提高不少。仔細觀察後,他們甚至能突破性地找到蠣殼某一形狀、顏色、肌理的特點,創作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來。


更為難得的是,走出校園的美術課熱鬧極瞭。

上學期開學,學校幾名老師趁著社團課的時間帶領一個班的孩子走出校園,去往牡蠣養殖場。采蠣棚內,堆積的蠣殼發出一股濃濃的腥臭,可孩子們完全不介意,立馬圍成一團,俯下身精挑細選蠣殼。看得出來,孩子們是真心喜歡。

每學期的社團課,孩子們有機會外出尋撿牡蠣;回到學校,清洗、晾曬、加工牡礪殼這一整套流程,也靠他們自己來。

因為是外來務工子弟學校,學校有不少貧困生,買不起美術用具。 考慮到這樣的情況,每一次的蠣殼美工課,學校都會給予孩子們獎勵,目前獎勵的普及面已覆蓋到全校近90%的孩子。

[1]電梯維修費用[2]下一頁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qwnp33k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